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,金属 3D 打印设备逐渐成为高端制造升级的一大支撑。数据显示,去年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市场总价值已达47亿美元,预计到2034年将增长至近600亿美元,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。尽管海外品牌凭借先发的技术优势处于相对领先地位,但也有不少中国品牌凭借技术突破与场景深耕,累积了过硬的综合实力在行业榜单中实现了位次跃升。
TOP1:EOS
EOS的市场领导地位自20多年前奠定,如今仍然稳固,尤其是在美国市场,EOS凭借本地化生产的绝对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。作为金属AM行业的领导者,EOS依靠高度整合的商业模式保持市场领先地位。其业务模式包括向旗下专注于金属AM硬件和材料的子公司AMCM供应设备。
TOP2:Nikon SLM Solutions
Nikon SLM Solutions得益于大幅面NXG系统的强劲市场需求、美国本土生产的进一步布局以及母公司给予的业务协同支持,保持着稳固的市场地位。
TOP3:铂力特
作为国内金属 3D 打印的标杆企业,铂力特以航空航天领域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稳居中国榜首、全球前列的位置。作为 C919 大飞机钛合金部件供应商,其核心优势在于其全产业链覆盖,涵盖硬件、材料和服务,依托自主研发的闭环粉末循环系统,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。
联泰科技金属3D打印模具
TOP4:联泰科技
联泰科技是中国领军的工业级SLA设备制造商,系统销量累计超过1万台,服务于航空航天、医疗和鞋业等多个行业。公司构建了涵盖硬件、软件和材料的完整生态。通过全流程数字化工厂和全球服务网络,联泰科技已成为国内外按需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,推动从原型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型。目前,公司已加速在金属3D打印领域展开布局,推出多款SLM设备如Muees310和Muees430,进一步拓展工业应用边界。在2025 Formnext Asia展会上最新发布的 Fuees430 ,是对标金属鞋模领域批量化生产需求推出的一款工业级金属3D打印新品设备,搭载有四激光多振镜系统与智能粉末管理技术,扫描速度达6米/秒,跳转速度18米/秒。搭配一系列组合工艺,在鞋业制造领域可实现 48 小时金属鞋模的快速交付。依托 SLM 技术方面的积累,Fuees430打印精度控制在微米级,可适配医疗植入物、汽车模具等多领域需求。
TOP5:3D Systems
3D Systems由于其服务业务拆分等原因近期排名有所下滑,然而由于依然依靠与GF Machining的合作伙伴关系,在牙科和工业市场保持稳定,在全球金属3D打印行业仍处于领先位置。
联泰科技金属打印工业零件
TOP6:Colibrium Additive
自更名以来Colibrium Additive继续长期保持稳健,尽管在L-PBF市场面临挑战,其EBM和材料业务仍具备一定竞争力。
TOP7:DMG Mori
DMG Mori成为唯一一家同时销售DED和L-PBF系统的企业,其大部分AM相关收入来自DED(Lasertec)业务。
TOP8:华曙高科
华曙高科作为中国国内第二大3D打印上市公司,在2024年底启用超过14万平米的新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,解决了产能瓶颈。
TOP9:易加三维
易加三维于2023年发布的三十六激光大尺寸金属增材制造系统EP-M2050进一步巩固其在多激光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,使其在中国工业级金属粉末床熔融系统领域排名第一,出货量随之有所增长。
TOP10:汉邦激光
汉邦激光此前入选《2024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榜单》,推出了HBD AMES X系统,深度融合了订单管理、生产流程等关键环节。作为中国国内领先企业,汉邦激光当前正积极布局机器人关键部件、消费电子、汽车制造等领域。
尽管全球增材制造市场面临挑战,金属3d打印领域依然保持强劲增长;中国企业竞相崛起,目前已有多家跻身前十名榜单。还有更多像联泰科技一样优异的3D打印企业入局金属3D打印,行业格局持续演变,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。当前金属3D打印市场正从高端制造向普惠应用不断渗透,联泰科技通过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,在鞋业、工业、医疗等众多行业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,展现了中国企业在金属3D打印领域从技术追赶到局部引领的发展路径。随着国产技术迭代升级,以联泰科技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正加速改写全球竞争格局,推动金属 3D 打印技术长足发展。